螢幕快照 2021-07-03 上午5.33.40.png

 

轉眼間2021已經走了一半

從年初的立志連續每日發文到現在也過了1/2個寒暑

寫部落格之後(認真日更)有很多非固定的調整

發現很多人生的順序雖因大環境而改變

但是只要自己能堅持下去的事情

就會在必要的取捨裡硬是為這份「堅持」留下空間

抱持著:「我就是要完成它的心態」

哪怕真的突然來一堆事情

還是會把心中首要的任務或是目標喬出時間持續執行下去

很多年度目標就像寫文、重訓、手繪、素食、閱讀、捐血等等

過了一個月、兩個月到現在六個月過去了

期間還經歷過疫情第二、第三警戒到現在的狀態

心中可以堅持的項目就會有更明顯的先後順序

寫文:每天一篇持續半年,達標

重訓:五月中旬健身房停止對外開放,改由家中簡易運動但是不易堅持,失敗

手繪:原以為沒去健身房會有更多時間手繪,但是我錯了!反而畫更少,失敗

素食:持續半年以上,也習慣這樣飲食模式,達標

閱讀:原本手繪的時間大多轉移到這個區塊,也算是正向移轉,達標

捐血:雖然疫情有稍微干擾意志,但還是堅持繼續捐下去,達標

再細細盤點其它年初訂立的年度目標就更清楚自己到底完成哪些?

哪些目標到現在連碰都沒碰?

彷彿當初目標是訂給自己爽的幻覺,就像「練習書法」

所以我心中的順序已經很清楚

素食 > 寫文 > 閱讀 > 捐血 > 重訓 > 手繪 > 其他小目標

這樣的順序有如理財的概念

對於必繳的金額諸如水電、瓦斯、伙食等支出肯定會在年度預算中先行保留

就如同必定會空出時間來完成前幾項規劃目標

金錢還能透過開源增加收入,但是時間就是每天24小時

所以在年度目標計畫當下就要把時段分配的很清楚

在能夠執行的前提下最重要是落實「規律作息」

這裡所提到規律作息不是指早睡早起,而是固定時段

有朋友跟我生活在相同時空,但是他的作息是凌晨三點多睡

(差不多是我起床時間)

但是朋友的作息是幾乎固定模式

所以他要安排看電影、閱讀、瑜珈或是其他規劃都能依自己的步調前進

雖然我們上班時段都相同,但是不影響工作的效能

生活作息固定有如收入固定能更有效率的安排所有庶務

但是如果生活模式固定到剩下

上班、睡覺、吃飯、追劇、上班、睡覺、吃飯、追劇循環

短期防疫生活模式可能還行

但是拉長整個人生就這樣過未免也太過於乏味

失去更多探索自己興趣以及成長的可能性

也許有人會抗議「追劇也能成長」

或許可以在劇中得到某些常識或是感動,但是這畢竟是經過包裝的產品

就順著劇情走下去,娛樂性居多,對於未來生涯成長幫助有限

而且不是每部劇都是所謂「知識型」的內容

能夠在劇中參悟人生或是突破職場盲點的劇情又有多少?

相信是有限的,是半強迫給大腦餵食經過安排的內容

而不是我們可以自主性的去搜尋適合自己的成長領域

以上還是有「固定時段」的範疇

如果每天睡眠時段不固定

今天凌晨一點、明天晚上十一點、後天凌晨三點

雖然起床時間可能都是上班前沒多久時間

身體的時鐘很容易就亂了

可想而知每天安排的行程扣除上班時段會顯得零散、隨性、沒有規則可言

就如同理財沒有律定年度規劃

活下去的錢(時間)拿去消費非必要性的、娛樂性的物品

幾次下來可能沒什麼感覺,長期累積下來的習慣

演變成生活中重要的事情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

光是要正常活下去就發現怎麼時間過得那麼快?

又怎麼安排自我進修、家庭旅遊、興趣培養?

其實並非沒有時間,而是這些時間被殺死了還不清楚

如果你真的是上述自認為很忙沒有時間的人

不妨花個半小時或是更長的時間安靜坐下來

好好盤點自己整天的行程,其實把可用的時段分配好

我們會比自己想像中的還要富有

 

---更多五爸相關資訊請最溫柔點我---

五爸的IG【分享更多手繪、健身記錄】

五爸臉書粉絲團【分享生活大小樂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五爸日常 的頭像
    五爸日常

    五爸日常

    五爸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