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部落格連續發文已達成四個月,再持續】
什麼是鯰魚效應
在挪威,鮮活的沙丁魚比急凍的要貴好幾倍;話說,在當地長期以來只有一艘漁船能做到將鮮活的沙丁魚帶上岸,而箇中祕訣只有船長一人知道,始終沒透露半句;船長離世後,漁民在他的漁獲盛器中發現一條鯰魚東游西竄,沙丁魚為閃避它而改變其一貫的惰性,不停游動,以求保命,終得以存活下來…
這個鯰魚效應我之前在擔任房仲期間
有聽朋友分享過
我就是要當店裡的那一條鯰魚
鯰魚!醜醜又長鬍鬚的那種怪魚嗎?
那麼漂亮的女生幹嘛立志當鯰魚啊?
不說不知道,她開始分享起挪威漁船的故事
希望以她自己的熱情、積極、主動
來化身成鯰魚,將店裡失去動力的同事(沙丁魚)激活生存鬥志
可以『動』起來
不但可以活得下去,而且還可以活得很好
鯰魚的存在是激發周邊的夥伴也好、親人、朋友都好
讓他們可以朝向更好的方向前進
這樣想起來,五爸目前每天的重量訓練也是有類似淺移默化的「鯰魚」功效
只是這條鯰魚沒有生存在同一個空間
而是活在手機的雲端裡
每當PO出健身有成、炫腹文、人魚線的照片時
年齡相仿,或是年紀比五爸輕的朋友都會留言
「是給不給人活路啊?」
「太厲害了,我也要開始運動」
「跪求菜單」
「真是太有毅力了」….
也因為這樣長時間看我運動身形有改變
朋友心裡也慢慢的構築起自我要求的城堡
這樣自發性要使自己更好的追求,是好事
再來,如果今天PO文的人是單身、未婚、已婚沒有小孩或是有一個孩子
這樣的影響強度或許沒有那麼強烈
五個孩子的父親還可以擠出時間這樣自我要求
那一般人有什麼理由說自己做不到?
我當然也可以找很多理由來催眠自己沒時間
(我還真的可以找出一拖拉庫的理由)
但是那只會阻礙我邁向更好的自己前進
因為孩子多又可以自律的生活下去,身旁的人看見也會有感覺
(像一股使命感推動我向前)
昨晚是五月份的最後一天
跟大兒子一起散步到附近的書局買東西
路上巧遇信義房屋的女店長跟她的朋友
熟悉打招呼之後
女店長的朋友看見國一的大兒子跟我走在一起
以為我們是兄弟!
心裡開心的尾巴真的翹起來了
當下有點尷尬的大兒子:
「我才國一,看起來有這麼老嗎?」
你不是老,而是成熟~(得意的爸爸還幫忙找台階給兒子)
鯰魚的角色不只是在重量訓練的領域
大多是運用在職場
像我之前房仲的朋友就是
但是這條正向的鯰魚不外乎就是要讓身邊的人過得更好
要當鯰魚可不輕鬆,「自律為首要」
當你可以成為一條舉足輕重的鯰魚時
也代表你的努力是有代價、付出是有正向影響的
你身邊有這樣的鯰魚朋友或是夥伴嗎?
請好好珍惜他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