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路上看到「老樵夫砍柴:學習是必要的停頓」的文章
(文章連結按上面連結)
心想不過就是寓言嘛…
老樵夫跟學習有什麼關係?
又跟停頓有啥關聯?
故事內容也在其它網路平台看過
內容是說有位年輕的樵夫到山上砍柴
途中遇見另一位老樵夫
同時砍柴就像公司裡有兩個以上單位就會有較勁的味道
於是年輕樵夫提議來比賽今天誰砍的柴比較多
老樵夫接受挑戰
有了這層比賽的競爭
年輕樵夫更猛烈地揮動手中斧頭加速砍柴
看到老樵夫仍然悠悠地揮著斧頭規律地進行著
砍了段落還到旁邊喝水抽菸放鬆的休息
現場不只是年輕樵夫
連觀戰的群眾心裡都默默認為
「年輕人贏定了」
太陽下山升起野火,開始結算今天的戰果
居然出現令人驚訝的結局
兩位樵夫砍的數量居然差不多!?
跪坐在地上的年輕樵夫百思不得其解
我明明那麼努力、那麼用心、不敢休息…為什麼沒有贏?
於是請教老樵夫他砍柴的技巧到底是什麼
只見老樵夫用炭塊在木柴上寫下五個字就離開了
記得磨斧頭
年輕樵夫雖然拼戰意志超強
體力也絕對沒話說
就是差別在休息的時候做了些什麼
而影響到整場比賽的結果
年輕人休息時可能就是在睡覺或是完全沒有休息
反觀老樵夫除了固定時段休息
他還會利用休息的時間保養自己的工具
確保斧頭鋒利度
故事到這裡腦海閃過什麼想法呢?
要固定休息之外
你在休息的時候做什麼樣的事情更能決定未來的成就
套用在工作、健身、學習…都適用
我上班累都累死了,還自我學習?
是要搞死自己嗎?
沒有人說自我學習或自我成長要花大把時間
可以利用片斷時的段補充業內知識
向同事請益工作的技巧
甚至可以閱讀、搜尋有關工作內容的書籍或是影片
這樣的動作就是在磨斧頭
讓業務力提升,就像鋒利的斧頭可以輕鬆地切斷樹根邁向下個階段
當然,也可以什麼都不做
就像拼命三郎的瘋狂砍劈,很認真沒錯呀
但是斧頭都鈍了
老樵夫砍三下就斷的樹枝,年輕樵夫要砍十下
時間拉長也就高低立判
人肯定是要休息的,但是休息時你都在做什麼呢?
追劇、玩手遊、約朋友逛街打屁…
放假或是休息時要放鬆無可厚非
可是你有留時間給自己成長一些些的空間嗎?
答案是沒有的話
又如何埋怨老樵夫砍的柴、得到的財比你多呢?
同樣的道理放在健身上也適用
重訓後「休息」很多文獻證明跟訓練的內容一樣重要
適度休息肌肉才會成長
休息時如果可以再去參考或學習
如何提升肌肉強度、正確姿勢、飲食搭配、課表調整…
這就是在磨斧頭
沒有做這些動作也是可以持續練下去
但要進步其實就有限
可怕的是原本訓練方式、姿勢錯了
沒有修正的情況下只會加深某部位傷害而不自覺
健身時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才發現
原來我做這個動作跟教學影片上角度不同
發力感不一樣,訓練的肌群當然也不同
透過學習、調整、再學習、再調整…
這樣才能事半功倍達到不受傷為前提並且可以訓練到位
看似簡單休息搭配學習的秘訣
要實作才有幫助!
要實作才有幫助!
要實作才有幫助!
除了警惕自己不要凡事都衝衝衝,使盡全力還得不到效果
需要半強迫規律的休息
還要在休息的時候磨練自己的斧頭
讓工作的績效也好、身上的肌群也好都可以穩健成長
人總說好事多磨,多磨才有好事發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