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這是每個人都能夠朗朗上口的國小句型

但越是步入社會越是難以做到

想說都已經下班了

難得有自己可以追劇時間、上網購物、看八卦

怎麼可以放過這些寶貴的光陰呢?

的確,這些時段是可以做很多你想做的事情!

如果你是單身的情況下

老實講你不睡也沒人會管你

上班前來得及爬起來,準時打卡不要遲到就好了

有些人就是壓秒高手

準時一分鐘前帥氣打卡

轉身滑進辦公室大門,safe~

 

那是一個人的情況,如果你是家長,家裡又有學齡的孩子

 

特別是冬天寒流來襲接近冰箱溫度的時候

棉被幾乎就是孩子的最外層皮膚

怎麼拉都拉不開

又要如何離開被窩去做下一件事情呢?

其實孩子會自己起床

你只需要叫一聲或是二聲他就會漸漸爬起來了

但是叫不起來的你再怎麼拖他起床依然無法

舉例來說,我家老大是屬於好叫型的

只要打開他房間的門,讓客廳的光線透過門縫讓他感覺到光源

再搭配輕輕的一聲「起床囉」,他就會自己起床了

甚至還不用再去追蹤起床的進度(簡直就是叫床版的天使模式啊)

但是剛好老二是相反的型態

怎麼叫就像身體長樹根一樣緊緊吸住床墊,一動也不動

明明都是相同的時間睡覺,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別呢?

因為每個人的睡眠習慣不同

有人很快就可以達到「深度睡眠」

有些人可能一整晚都是翻來覆去,但是在半夢半醒間

房間燈也打開了,但是眼睛緊閉

棉被也費九牛二虎之力收起來了

却維持人類本能捲曲狀的取暖模式繼續賴床著!

以往都是耗上好一段時間才會慢慢有效果(大約20分鐘)

如果是早上五點半挖他們起床晨跑

沒起來跑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

但是如果七點半還挖不起來那是不是有全家的氣氛就都緊張起來了

小孩上學遲到,間接影響大人上班遲到

接二連三的負面效應

現在有一個很好的方法一分鐘就可以見效,潑水?

拜託~又不是在審問犯人

而且棉被還要再拿到頂樓曬,更累!

在剛叫他起床時

腦袋可能還沒開機

可是耳朵卻是一直開啟準備接受資訊的狀態

我會抱著他,在他覺得溫暖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在耳朵旁邊跟他『談』!

沒錯,就是談,而非大吼大叫!

 

我會跟他說:

「我們昨天有約定好,今天早上要起床跑步啊

這樣好了,我們在睡30秒好不好?爸爸陪你倒數」

他默默點頭回應。

 

接下來我就會很認真的在他耳邊從302928…一直數到0

再慢慢地抱著他起床

不要用拉的方式,手腳都一樣

身體在還尚未甦醒的情況下猛拉很容易受傷

被拉的人也不開心

其實在我們開始談的當下就已經開始漸漸清醒了

要不然我也無法得到他點頭的動作!

一次、兩次、三次、十次隨著時間累積

內化成身體的時鐘,大約五點半左右孩子就會習慣性地醒過來了

當然每個家庭希望孩子起床的時間不同

我們家的大男組已經很習慣早上五點半天還沒亮的時候起床

一起到附近的國小操場跑完3000公尺之後,再一起騎youbike回家

很多朋友聽到覺得很不可思議!

前年(108年)九月開始,那兩個兒子不是都才國小而已嗎?

的確是還都國小,老大國小五年級、老二四年級

但是現在問他們會後悔嗎?

他們給我的答案居然都是已經習慣了

也從晨跑中得到很多的好處

老大從原本的小胖子變成小帥哥

也因為晨跑體能打好基礎

後來接觸柔道的時候比一般同齡的孩子有更強的體能跟肌耐力

 

IMG_4205.JPG

大兒子國小五年級的時候

 

IMG_6511.JPG

大兒子剛升國中一年級

 

老二也從班上跑步吊車尾

一年的時間就進步到前三名!

雖然是國小的程度

體能進步身體變好是一回事

最重要的是自信心的累積

剛開始跑五圈(1000公尺)會哭哭啼啼的他

現在每天跑十五圈完全沒有難度

也在去年完成兩場10K的賽事

在老二國小老師傳line給太后的訊息中「他也在孩子身上學到許多」

甚至在沒有要求的情況下也會自己利用第二節下課二十分鐘的時間去操場跑步!

得知這個消息心裡的微笑跟成就感好像飛得比101還高

但是這也是孩子願意跟我這個老爸一起晨跑有關係

 

家長的陪伴就是在這個時候更顯它的價值

 

下方連結還會分享孩子在晨跑時要注意什麼事情喔

【親子運動。晨跑開始】陪孩子運動要如何開始 (按左邊連結一下)

最重要的還是要回到開始,早睡早起你我開始

晚上超過11點還沒睡你又要孩子早上早起那是雙方都痛苦的事情

所以要特別注意!

 

家長可以這樣做

1.不要打亂睡眠的節奏

固定幾點睡就幾點,不要討價還價,今天九點半睡,明天又十點睡,後天又九點睡!這樣都不好,固定一個時間點,前後不要落差到10分鐘,過一個星期孩子就習慣這個時間,到了就想睡(比大人還好定型)

2.千萬不要讓孩子陪著你熬夜

你要追劇、上網看八卦新聞也請孩子睡了之後再自己慢慢滑(戴耳機或是無聲)因為光源跟聲音都會直接影響睡眠,室外馬路的車聲可能都有干擾了!更何況室內的電視或是手機發出的聲響

3.前一晚先約定好隔天起床時間

這個方式通常是使用在初期,「明天要晨跑,五點半要起床喔,爸爸會陪你數30秒」有種打預防針的概念,讓他心裡有準備,「我還是早一點睡好了,要不然明天起床會很痛苦。」

4.自己一定要起床!自己一定要起床!自己一定要起床!

當然,你都這樣開支票了自己一定一定要起床!一次沒起來,兩次沒起來,他自然當你的話是耳邊風,你自己都做不到了又有什麼資格叫我,以身作則最重要,孩子眼色是很亮的,爸爸媽媽愛睡,我賴床一下也是剛好而已,所以在拉兩隻起床前我早已經調整好自己的生理時鐘,他們感覺爸爸起床了,但還是會抱著棉被,希望這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只是往往都是幻覺,所以家長要能起的來最重要,設定再多鬧鐘叫醒的說不定不是孩子,而是隔壁鄰居養的貓

5.起床先抱抱,在耳邊溝通

先抱著孩子,在耳邊陪他倒數,其實不管是30秒還是50秒,有數完全程這個動作也是讓他在逐漸醒腦的過程中知道自己的時間快到了(起床的時間)身體自然會有下一步的反射動作,我自己本身也只有陪數大約一個月,後來都可以自己爬起來

6.不要再讓孩子睡回籠覺

設定好起床的時間到他去學校前,千萬不要再睡回籠覺,一睡就前功盡棄!

 

其實孩子賴床最大的關係說到底還是家長!

希望孩子健康、正常睡眠

就忍耐一下,習慣早睡收穫最多的還是自己本身呢

好處多到數不完,只能你自己來體驗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五爸日常 的頭像
    五爸日常

    五爸日常

    五爸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