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被點名開始做25下伏地挺身之後
我的視野又有新的畫面
沒錯,就是尋找可以嘗試來做25下伏地挺身的地點
很多人都在同一個場所完成指定動作
也有不少人每天換不一樣的地點、陪做不一樣的人、不同類型的伏地挺身
創意
讓人覺得有趣、想看、想讚
可以有效地吸引朋友的眼球並且按讚鼓勵
直接推廣PTSD活動,讓被點名的人延續下去
讓更多人看見、知道意義背後的目的
所以從開始第一天捐血中心的「梗」開始
第二天的7-11商店
第三天的咖啡店跟小狗店長
第四天的健身房美女報數
第五天阿彬爌肉飯越配阿梅越南話報數
第六天跟大兒子在文心國小擊掌做伏地挺身….
一直到今天是第十四天(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一半)
除了地點不同,對象不同
我從原本操作的小影APP單純的錄影功能
到增加背景字幕
到增加特效
到增加背景音樂
這樣的APP其實很好上手,只要花時間投入
短影片(大約30秒到一分鐘)從原本一個小時後製
到現在大約半個小時可以完成
這讓我回想起來去年聖誕節跟孩子在吃火鍋時交換禮物時的影片
後製的時間大約一個半小時吧?!
雖然時間有花一些些,但後製完成後
增加小花邊、文字跟小圖案
讓整個聖誕禮物小影片的觀看性跟娛樂性提高更多
加入文字敘述使原本影中不清楚的內容更完整
整個短片太后至少看了不下百次
除了孩子愉快的開封禮物之外,也有一些小梗
小女兒表情由悲轉喜,老二收到禮物的失落表情….
也讓我在這次連續25天25下伏地挺身活動中尋找每日的梗
有主題才有辦法讓人覺得新鮮!
有爆點才會讓人看得下去!
有共鳴才會有分享的可能~
影片的內容我也一直在進化、修正…
從原本最陽春的影片,甚至連開頭畫面我的頭硬生生被喀掉(捐血中心)
到開頭會出現原本的主題、特殊想法(請便利商店大夜班幫忙報數)
進而增加文字敘述(報數的數字、開頭挑戰次數、挑戰地點)
最後還增加單單做伏地挺身過程插入音樂來填補單調的時段
我也一直在修正跟挖掘自己的影片娛樂性
過程也是在學習
學習怎麼運用APP裡的操作介面
怎麼構築我要的鏡頭
如何呈現短片裡可以搭配的特殊效果(笑果)
可以運用原本動畫或置入功能再生產出新的創意
也可能是因為我是用iPhone 6的關係
硬體真的耐操但是對於新的軟體有時候會編輯到一半
突然跳出!!!(心也跟著噴血…對!就是噴血,不是淌血而已)
因為編輯的創意跟心血都消失了~
重點是投入的「時間」也跟著消失~
雖然我會用「再來一次會更熟練」的想法來說服自己
但是心裡還是嘔的想吐血呀
所以我只要單一編輯文字的部分我就會存擋一次
(預先把其它可能會置入圖片的空間留下來)
在下一次編輯的時候就只增加像是特效,存擋
再下一次編輯就是單純加入音樂,存擋……..
避免讓自己再噴血、再浪費時間
許多影片真的是後製完之後就會成為專屬回憶
因為這就是自己最真真切切的人生軌跡
比看以往的日記更有感覺
就像回顧小時的舊照片跟舊影片
照片只是視覺上的刺激
影片除了視覺,連帶還有聽覺跟當時表情變化的細緻
隨著接觸時間增加,越來越能掌握APP的操作
昨天跟兩位女兒在省三國小拍攝第14天的影片
一次完成,而且就是很自然地在玩
自然,不做作也是一種心理有感覺的呈現
回家戴上耳機編輯,這回不到一個小時搞定
結束後跟孩子分享最新鮮的娛樂
這樣的樂趣真的會讓人欲罷不能呢
收到臉書上有朋友留言因為我的影片很有趣讓她也跟朋友一起追蹤
真的讓人感動(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