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程全都由線上教學及互動來完成既定的進度
在這個疫情嚴峻環境裡是必須改變的做法
藉由這次的震撼教育讓許多人認清線上教學的不足
硬體設施不足、網路流量不足、軟體更新不足、互動經驗不足…
不只是學生家長,老師也在磨合與摸索
畢竟學校教室裡幾十個學生就在同一空間
是不是打瞌睡、有沒有專心、不舒服的情況
都逃不過老師的鷹眼,馬上就可以做出判斷
雖然視訊課程同樣可以看見學生的臉(更明顯)
但是螢幕上就會少了許多直接互動或是即時團體橫向影響的樂趣
「有沒有問題阿?」
這個問號拋出去之後,螢幕上大大小小方格裡小臉呈現出不同的反應
有點頭、有搖頭、有手比OK、也有毫無反應(可能是網路延遲)
各校使用的軟體不同,有ZOOM、google meet、Microsoft Teams…
多少會有不同的運用方式跟操作介面
昨天聽見有學生老師利用線上遊戲幫班上每位同學註冊帳號
全班拉到相同伺服器裡在遊戲世界裡上課
好幾萬的線上成員就看著他們班級團體在遊戲裡開始教學了
大家透過不同的角色,從綽號裡辨別誰是老師、誰是學生
下課休息時間全班一起打怪
虛擬空間裡面不只增加經驗值也增加同學間的革命情感
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某些家長容易產生錯覺
你到底是在上課還是在玩遊戲?
但是不得不說這位老師的確是很成功地抓到學生的專注
聽到當下聽到第一個念頭就是「好酷喔~」
也會浮現很多問號
這個帳號是需要費用的嗎?
每個人都有辦法下載這個遊戲嗎?
會不會這個帳號只是單純的上課用,有另一個帳號在其它地方「翹課」中…?
這樣的教學方式會不會讓同學容易分心?
廣大學海中會出現更多的創意
沒有什麼方式絕對可行,也沒有什麼完美的模式
只要孩子能夠在學習中找到樂趣,願意乖乖在螢幕前上課
就算是線上遊戲的平台也是不錯的方法
至少老師願意嘗試不同的方式來教學
雖然會磨合但是也讓師生間創造出更多的可能
老師不只是我的師長,也是我的戰友
多了這層革命情感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肯定會說嘴一輩子吧
非常時期非常做法,這個遊戲帳號不只代表學生的角色
也象徵不同的創意存在各個角落
想起我很喜歡的純喫茶廣告詞
有些事,不做不會怎樣,做了很不一樣!
這位老師大可以跟學校其他同儕用相同的軟體上課就好
但是他特別費心幫每位同學申請帳號、準備軟體、花時間教學…
仔細想想他這樣的做法其實要投入更多時間成本
但是透過家長回饋孩子上課快樂的心情
直覺這樣的轉變是值得嘗試的
但是這樣的轉變是不是能讓每位老師效仿並不盡然
因為執行這樣教學方式的老師肯定也有在玩線上遊戲所以他可以駕馭
對於平時連碰都沒碰過的老師怎麼可能有辦法這樣玩
教學創意不一定要用遊戲的軟體
也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呈現
像這位體育老師透過視訊在鏡頭前跑步帶著學生跑
不止線上遊戲教學,老師們也搖身變成直撥主
會不會教著教著老師也能轉變成網紅的角色?
看來這波疫情也是開發老師們的斜槓本領呢!
---更多五爸相關資訊請溫柔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