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三點半鬧鐘未響,雙眼已經慣性地張開迎接新的一天到來
最近因為寒流的關係常常讓人覺得起床像是酷刑
離開棉被到廁所就像出國般遙遠的距離
真的好冷!
這幾波霸王級寒流真的讓人有感,動不動就來到個位數的溫度
韓國首爾甚至還出現 -16度的氣溫
這是連水都結冰的世界,人類怎麼活?
相較之下臺灣的氣候似乎溫暖的多
但是也常常聽見救護車警報的鳴笛傳入耳裡
通車上下班的路途中也會看見救護車穿梭在車陣中
光是上週首日寒流報到就有63例心血管疾病死亡案例
最年輕居然只有33歲!
(新聞連結)
不禁讓人擔心居無定所只能露宿街頭的人怎麼活下去?
習慣早起的作息沒有因為這寒流而調整
還是天未亮就出門
以往不會特別注意這個時間點出沒的人群
但是在這麼冷的天氣就會特別留意
除了敬佩之外心裡也獻上幾分的同情
送報人、資源回收車、便利超商大夜班、送羊奶、早餐店、醫護人員…
如果他們可以選擇
應該也不想在這個時間點出現吧?
但是社會還是需要他們的存在
最有感觸的畫面是一位婆婆推著資源回收車緩緩的沿路撿拾紙箱
收音機播放著台語中醫的廣告音樂
對她而言,低溫不是阻擋她出門的理由
為了生存或是照顧家人,我們還是會堅持走下去
即便是這樣寒冷的天候
那麼冷的天氣同事也分享如何預防受寒猝死的方法
看看自己中了幾項
(文章出自 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暨重症醫學專科 黃軒醫師 )
筆者臉書(請點我一下)
好好健康的人,怎麼會猝死?!
1.馬上起床
冬季起床,應該賴床一會兒再慢慢起床,而不是一腳踢開溫暖的被窩。沒有人和您比賽下床速度啊,您要知道,被窩裏的溫暖是救命的,不要忽然馬上拿掉保暖措施,毫無防禦下接觸到冷空氣,您的皮膚反應就是趕緊收縮,您體內血管當然也會收縮,請確認在去除被毯之前,先加穿一件暖身外套,保住四肢和身體的溫暖。
2. 洗臉刷牙
起床後,大家都會入浴室,請先打開熱水和冷水交和為溫水,才進行洗臉刷牙,避免整個臉和血管被冷水急凍收縮。不要以為洗臉刷牙是局部冰冷一下子而已,浴室濕氣重,又陰冷,最需要小心。
3. 脫衣服的時候
冬天泡湯、洗熱水澡是很舒服的,但不要忘了離開熱水源時,身體光溜溜,皮膚上的熱水珠突然接觸到急凍空氣,身體會瞬間抖顫不已。請記得把毛巾放在順手可拿到的地方,馬上擦掉水珠,馬上穿上衣服,冬天真的不宜脫衣服太久呀!
4. 忽略耳根、脖子
我看過很多猝死病人,死前完全沒有保護耳根和脖子。請不要以為四肢身體有穿好就算保暖到了。我們的耳朵和脖子任風寒穿襲,2片薄薄耳朵缺乏脂肪可供增暖,脖子又集中腦袋和身體許多細小的交感神經和血管,多圍個圍巾和耳罩可以保護您。
5. 衣服層次穿錯
我有次急救一個心臟猝死病人,護理人員剪開衣服急救時才發現,他穿著2層T恤加外套,T恤外面竟然沒有穿毛衣!其實「三明治」穿著才正確,最裡面是棉衣吸汗,中間是毛衣維持身體溫度,外面才是防風防水的外套。如果穿錯了,不能保留自己的身體溫度,容易心血管緊縮猝死。
6. 運動猝死
運動是好事,但是要認識自己的生理,最常見的運動猝死發生在沒有暖身突然運動、運動激烈後急停、高山峻嶺處於缺氧環境,或是正在做不熟悉的運動。平常我們在無運動的狀態,血液回流至心房,只靠「靜脈收縮就足够了,但是在劇烈運動時,心臟每分鐘要輸出無運動時的6~17倍,您的肌肉血流量,也是要增加超過25倍。遇到外面環境冰冷您的血管會抵制,持續收縮,這時打回心臟的血流必定不足,就可能產生猝死之危險。
猝死好發於深夜和清晨,除了晨運的人,大部分人猝死在家裡。遇到冬季寒流籠罩時,我們要改變起居習慣,不要以為有穿保暖衣物就夠,也不要仗勢年輕就不在意預防。台灣猝死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而且發病年齡呈下降趨勢,還常發生在健康的青年、中年人身上,令家人傷痛無比。
愛家人,愛自己。
---以上---
這六點我最有感覺的就是「運動猝死」
因為這是我發完這篇文章之後就準備要做的事情
但是我只要出門必定會包的很暖
也是依照黃醫師說的「三明治」(洋蔥式)的穿法
運動的地點健身房雖然在室內
但是離開時也會再度包暖暖
當然,運動前的熱身少不了
換作是你,都有注意到這幾點嗎?
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健康的生活
套一句黃醫師的文章結尾
愛家人,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