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運動 愛孩子 愛分享美好的事物
你只有非常努力 才會看起來毫不費力

螢幕快照 2021-06-07 上午6.59.13.png

 

再過五天就是端節連假,中國三大節日之一

但是這個節日帶來的不是連續假期該有的放鬆

而是伴隨無形疫情擴散的壓力

隨著人口移動,跨縣市的串流

看不見的病毒也隨群眾到處飄防不勝防

更有可能讓這段期間認真在家臺灣人的努力功虧一簣

我們可以自律!但是其他人也可以做到嗎?

直到昨天看到媒體報導

端午連假台鐵76%旅客退票配合防疫 高鐵乘客限2

心裡的石頭彷彿卸下許多,也出現許多感動

尤其前日因為苗栗移工大量確診的失控

未來這些破口又會以怎麼樣的形式傳染已經沒有人敢保證

雖然現在確診人數看似雙北高踞全台之首

但在我看來雙北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

因為自主採檢位置多、醫療能量相較高於其他縣市

最重要的是民眾危機意識高

會更遵守政策降低風險

取消大眾交通工具的搭乘是一種態度

但是最終還是要回歸個人面的公德心與良善為出發點

到現在居然還是可以看見有不戴口罩傷害警察的新聞!

阿伯不戴口罩買菜遭阻 竟持錐子攻擊警察和身旁女性(有影片)

這些破口,這樣的行徑如何讓我們放心真的有辦法好好控制疫情

以現在的氛圍真的沒有任何局外人

每個人都是守護臺灣責無旁貸的主角

更真實體認同島一命的話語不只是口號

而是真真切切影響全體國民的命運

乖乖在家,減少外出就能夠拯救臺灣是最直接的幫助

網路上也出現很多梗圖希望大家端節留在家裡

看到覺得有趣同時也浮現淡淡的敬佩

 

589913.jpg

 

螢幕快照 2021-06-07 上午6.49.05.png

 

螢幕快照 2021-06-07 上午6.48.39.png

 

S__344507805.jpg

 

也有縣市研擬把端節假期調整到中期節的做法

 

S__2671149.jpg

防疫新招!宜蘭建議端午節全國不放假 挪與中秋節連休

 

其實這樣的變動很有實質幫助

原本的假期沒有消失,它只是轉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現在就算休了那星期一的端節也是宅在家

沒有辦法好好地陪伴家人

如果忍過這個連假,讓中秋節可以好好的、安全的跟最愛的家人一起渡過

這樣月圓人團圓才有意義

更希望能有配套措施跟彈性作法讓防疫可以更有效率

讓我們暫不過節先過劫

 

--更多五爸相關資訊請最溫柔點我---

五爸的IG【分享更多手繪、健身記錄】

五爸臉書粉絲團【分享生活大小樂事】

文章標籤

五爸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螢幕快照 2021-06-06 上午7.43.51.png

 

去年曾經分享過【生活視角。武漢疫情破口】眼睛也能傳染!如何預防?

病毒傳染的途徑不只經由接觸、口沫

也可能經由飛沫進入眼球而感染

平時機車族或是像我這樣通勤騎腳踏車的族群就要注意

雖然機車族會戴全罩式安全帽,但是停好機車後

安全帽也會隨手脫下放置行李箱或是帶到辦公室

期間就有可能接觸到空氣中散佈的病毒

全罩式安全帽就會有這樣的問題

更何況是半罩式或是像我這樣的腳踏車通勤族

更要注意眼球的防護

所以我通勤都會戴護目鏡(迪卡儂購買)

 

S__2670970.jpg

 

S__2670968.jpg

 

S__2670969.jpg

 

上下班護目鏡不只保護眼睛被病毒攻擊

也可以防止蚊蟲貼上自己眼球,我雖然眼睛小(內雙眼皮)

也真的有幾次小蟲飛進眼裡痛到睜不開眼睛的冏境

蚊蟲肉眼看得到其實好預防

看不見的病毒更要留意

蚊蟲不小心親到眼球只要眨眨眼睛就有機會順著淚水流出

病毒接觸眼睛怎麼眨眼都無法消除殘留

身為靈魂之窗的角色不可不謹慎

寶島眼鏡也推出實用的護目鏡

寬闊的空間即便是內層戴上有度數的眼鏡或是墨鏡也很餘裕

紙盒上寫著

 

您的健康~我們最在乎的事

在這個緊要的時刻

要記得勤洗手、多運動、保持愉悅的心情

寶島眼鏡與您同在

 

短短幾行字描述著不只是關心顧客

也是企業對於社會責任的展現

這次的疫情不確定何時會結束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處處有溫暖的關懷

 

S__2670966.jpg

貼心標語

螢幕快照 2021-06-06 上午7.27.33.png

內容物樣式

S__2670964.jpg

 

--更多五爸相關資訊請最溫柔點我---

五爸的IG【分享更多手繪、健身記錄】

五爸臉書粉絲團【分享生活大小樂事】

文章標籤

五爸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螢幕快照 2021-06-05 下午8.37.28.png

 

這本書不只是自傳

還是由偉人傳記筆者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擔任導讀作者

華特著有包括《賈伯斯傳》、《達文西傳》等多本經典傳記

貝佐斯好像是唯一存活的人物

本書彙編亞馬遜自成立以來各年的股東信

貝佐斯本人的重要講稿、採訪稿及商業運作邏輯與思維

從書中可以窺見貝佐斯白手起家的過程

以及長遠視角讓亞馬遜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企業

書中分兩個區塊

《經營篇》內容為19772020每年四月寫給股東信彙整

《人生篇》整理貝佐斯講稿、採訪集結

對於企業就是滿足顧客為最高原則

滿足消費者,發現什麼地方可以再精進就改變是亞馬遜成功的要素之一

並非含金湯匙出身的貝佐斯創業初期跟賈伯斯都在自家車庫開始

透過增資、募款逐漸壯大企業版圖

但是對於持續抱持「第一天」的心態不只大企業

中小企業也需要懷有這樣的初衷

永遠抱持著第一天的熱情與夢想,細心與堅持

尚未接觸這本書之前對於亞馬遜的認知就是大企業、網路購物公司

閱讀完本書內容之後有更深層的理解

貝佐斯創立的公司不只是具有世界規模的大型企業

也是許多走在前端的世界首創

包含第一個簽署《氣候承諾》、首推尊榮會員制度、免運費機制

在社會責任上也實際創造上千萬就業機會

去年新增17.5萬名新冠疫情期間失業群眾取得工作機會

投入四億美元協助員工對抗疫情危害並歡迎各企業複製防疫經驗

這些是正發生在我們世界周邊的溫暖關懷

 

貝佐斯除了亞馬遜事業也積極投入太空版圖

低調擴展「藍源Blue Origin讓人類得以在地球以外領域發展新生活

總是數據為王的貝佐斯喜歡在犯錯中尋找進步的經驗

藍源強調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載具來規劃月球基礎建設

甚至計算可以利用月球表面上氫能源當作太空船返回地球的燃料

以數據顯示目前地球被人類消耗能量的速度

可預期後代子孫絕對會面臨能源不足的問題

「分配能源」會成為未來的趨勢跟方式

簽署《氣候承諾》來響應全球企業減碳像是在「節流」

往太空發展尋求人類未來能源或是重工業發展像是「開源」

這樣的理念在我們這一代如果能夠先完成太空基礎建設

就像27年前貝佐斯完成亞馬遜物流基礎建設概念相同

目前抵達月球的時間是72小時(三天左右)

在未來基礎建設成熟的環境下會激發更多前往太空尋求拓展的創業家

目前貝佐斯也跟美國政府達成協議將再次把人類送上月球

這次不是登陸而已,而是要住在月球上面

而且有明確的時間表,就是在三年後的2024年!

光用想的就覺得很興奮,也是很真實的存在

好像腦海裡已經可以想像未來後代子孫能夠穿梭月球往返職場的畫面

抵達太空洽公就像現在搭乘波音飛機到國外出差的概念

 

從太空再拉回現實工作面

我很喜歡他形容的「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錯誤認知

在這兩個選項中間取得平衡代表你勢必要犧牲其中一項

勤奮工作好像就會讓家庭失去照顧

重心放在家裡似乎就沒辦法好好全力工作的錯覺

貝佐斯認為這樣的平衡是不健康的存在

換言之,應該是「工作與生活和諧」的做法

在工作裡全力衝刺獲得成就感

相對這樣的成就感也會帶回家中讓自己的家人感到榮耀

是種正向的循環,良性呼應

我很能接受這樣的說法,但前提是你必須認同工作的使命感

亞馬遜很能營造這樣的氛圍

 

很多貝佐斯的朋友會問他「未來十年會有何不同?」

這是很難去預料的,因為十年的跳耀很難想像

但是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十年有什麼不會改變」

這是可以預見的!

顧客希望價格更便宜、希望運送更迅速、希望好處更多

這是不是預言家的能力,貝佐斯這時說的是人性

就算人類進步到能居住在月球上了

基本的人性還是不會改變

也是這樣的人性讓我們不屈於現狀,推動世界變得更好

本書表達貝佐斯的理念

也代表亞馬遜的股票真的值得擁有

 

--更多五爸相關資訊請最溫柔點我---

五爸的IG【分享更多手繪、健身記錄】

五爸臉書粉絲團【分享生活大小樂事】

文章標籤

五爸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螢幕快照 2021-06-04 上午5.41.59.png

 

最近在網路上看見這篇文章

停課太思念學生!荷蘭師親手鉤出「學生毛線娃娃」 個個唯妙唯俏

筆者「白櫻文章」描述的故事讓人覺得暖心

疫情蔓延全球,這位荷蘭老師英伯格因為太思念23位學生

所以回憶學生的模樣、特色、服裝動手製作鉤針娃娃

也是這位老師首次動手完成這些作品

一針一線都可以感受到量身定做的專屬祝福

英伯格當然也可以跟其他防疫在家的人做相同事情打發時間

追劇、打電動、拼圖、看書、桌遊之類的興趣

但是他卻選擇開啟陌生技能接觸沒嘗試過的領域

把思念透過鉤針轉化成編織的娃娃

每個娃娃都要耗時34小時之久

可以很深刻感受到老師對於學生的愛有多濃

更好奇班上同學收到老師親手製作的娃娃有多感動跟興奮

這也代表老師至少花了四個小時以上的時間盯著我的照片

仔細端看我的臉頰、髮色、服裝與特徵

再慢慢將毛線球勾勒出學生的模樣

有誰會這樣專情的看著自己的照片長達四個小時呢?

連自己的父母也很不容易吧

英伯格老師做到了,還開啟了新技能

 

這也讓我聯想起每年底我會給自己的朋友或是同事寫感謝卡

雖然每張卡片書寫的時間沒有英伯格老師製作娃娃來得長

但都是屬於祝福跟感謝的傳達

我要謝謝周邊夥伴對我的平日照顧

老師謝謝學生帶來天真無邪的笑容

讓我們得以充滿能量面對每天的挑戰

在這資訊連結便利的時代

書信往來大多是電子信箱或LINE等方式

這些軟體就能傳達絕大多數的訊息

還有多少人會寫字呢?

寫字的機會大概就是簽自己姓名的時候

信用卡簽單、合約訂定、商店實名制、參與會議簽到

剩下動筆的時刻真的不多,更不用說書寫卡片或是信件

收實體信件機會更是難得,所以自己很重視這手寫的祝福

我相信收到的朋友也會像英伯格的學生一樣

會有某種程度的感動

雖然一張卡片跟鉤針娃娃成本並沒有多少錢

但是書信祝福含帶平日的互動與情感交流

鉤針娃娃象徵老師對孩子的牽掛

其中賦予的無形價值更勝其原料條碼上的標價

在這個特別時期,真的需要更多關懷與體諒

溫暖的能量總是可以化解怨懟與猜忌

讓我們的一點點小溫暖聚集更大的光

走過疫情陰霾、回歸正常生活

 

--更多五爸相關資訊請溫柔點我---

五爸的IG【分享更多手繪、健身記錄】

五爸臉書粉絲團【分享生活大小樂事】

文章標籤

五爸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螢幕快照 2021-06-03 上午7.14.25.png

 

相信很多朋友在五月中旬健身房陸續暫停營業後

就開啟了居家重訓的模式

在家裡自己練起來真的有許多差異

網路上雖然看見某些神人把家裡房間改裝成專業的「健身房」

 

190462808_10165190917750128_3253128190623234251_n.jpg

圖片取自種臉書重訊社團網友照 Benny Liao(駿宏)

設備幾乎不輸給市面上正規健身房,甚至有量身定做的專業感

當然這樣的神人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這樣的財力或是空間可以達成

大多是利用創意或家中現有的傢俱來訓練

重訓群組裡也有朋友把沙發拿來當腿推的工具

 

螢幕快照 2021-06-03 上午5.27.18.png

 

如果有家人坐在上面馬上就增加訓練的強度(哈)

最終考量安全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區塊

畢竟家中不比專業場地能符合鍛鍊

自己又分三個領域來探討

器材的完善

家中可以用的設備像是6000cc水桶、沙發、冰箱還有抱小孩來當作阻力,也有網友把門口上緣鐵匡架當成單槓練習引體向上,真的是創意無限,我自己也嘗試抱著大西瓜或是水瓶聯席深蹲,但是地面是磁磚,抱著不規則形狀的西瓜要注意重心不要失去平衡,西瓜摔破還可以吃,水瓶摔壞頂多再買新的,小孩呢?孩子可摔不得,只可能增加閃到腰或是拉傷筋的風險,畢竟這些突發奇想的所謂「器材」都不是符合人體工學的設備,很容易受傷

誘惑的項目

家中空間小沒辦法做太大的動作,訓練時旁邊就是零食、飲料想說訓練前來補充一下蛋白質,補充蛋白質期間看一下電視,邊滑手機邊看電視一下時間就過了半小時!意志力不夠再休息一下就可能放過自己明天再來練,家中的誘惑太多,不容易完全區隔心境,以往從家中離開踏入健身房,拿出手機感應會員進入充滿重量訓練設備的空間,那股心境移轉有如「我準備要開始了」的儀式感,腦還裡只有課表,視線所及的就是各項器材,沒有懸念也沒有誘惑

訓練的強度

在家練習就算運用創意把居家物品移轉成重量訓練的設備,但是強度有限,我沒辦法一次扛兩顆、三顆大西瓜,也沒辦法有效率地舉起五、六罐的瓶裝水,更不可能抱起三、四個小孩!怎麼練習都很難達到增肌,頂多就是次數變多來減脂而已

 

雖然看似家中訓練不容易

但是可以透過自身體重來徒手訓練輔助

在家鍛練最重要的還是首重「毅力」的堅持

家裡一樣可以訂徒手課表

伏地挺身、腹肌訓練、深蹲、跳繩….

也因為強度變低,所以就算沒有各別分開練

練完所有項目也不太會有延遲性拉傷的狀況

另一個好處就是利用徒手訓練的方式比較「安靜」

不會因為自製器材撞擊地面(有些人在健身房都摔慣啞鈴了)

而影響樓上樓下鄰居的情誼

在家訓練要顧及骨骼機率也同時要顧慮鄰居的感受

時不時樓上傳來碰碰碰的聲響

可能汗沒流乾就接到管理室關的電話了

 

--更多五爸相關資訊請溫柔點我---

五爸的IG【分享更多手繪、健身記錄】

五爸臉書粉絲團【分享生活大小樂事】

文章標籤

五爸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螢幕快照 2021-06-02 上午7.25.38.png

 

醫生一百句抵不過鄰居一句話

你有聽那個誰說「武漢的病毒一碗煮沸的濃大蒜水就能喝好」

我也聽過「去公共場合前用淡鹽水漱口至咽喉部位,可預防感染」

對對對,隔壁阿姨說「吃益生菌,可以治療新型冠狀病」

現在COVID-19病毒是全世界最大的敵人

看不見,但是卻常常聽見

許多街坊鄰居雖然不能像以往閒話家常串門子

但是卻常常在群組裡分享偏方、提供秘訣

出發點固然是好的,只是在深一步去探詢內容就會發現許多問題

針對剛剛提出的偏方或是訊息其實都不正確

 

武漢的病毒一碗煮沸的濃大蒜水就能喝好

依據臺灣事實查核中心採訪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絕對沒有這回事!」何美鄉強調,武漢肺炎目前沒有針對性的藥物跟疫苗,只吃特定食物也無法治癒

 

去公共場合前用淡鹽水漱口至咽喉部位,可預防感染

臺灣事實查核中心透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採訪中興大學獸醫病理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吳弘毅。他表示,用鹽殺菌的原理是應用在醃漬食物,讓細菌無法生長,但人不可能用高濃度的鹽水來清洗鼻腔或咽喉,因此傳言指稱用淡鹽水漱口是沒有效果的。此外,生理食鹽水反而是病毒可以停留比較久的環境

 

吃益生菌,可以治療新型冠狀病

食藥署提醒益生菌屬食品,並無治療疾病的效果,若有身體不適情形(例如:發燒、咳嗽及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應依循正規醫療管道醫治,配合醫囑治療,勿聽信偏方而延誤就醫時機,並請民眾遵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防治措施

 

以上資訊其實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尋正確內容

處於資訊氾濫的世代,雖然獲取訊息快速又便利

但是符合自己使用,並且能有效解決問題才是好訊息

如果只看關鍵字搜尋引導就直接做了!

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衍生更大的危險

去年甚至有網路傳聞「氰化物可殺死武漢肺炎病毒跟預防染病?

當時疫情指揮中心還特別發布謠言訊息

 

Mx1wqPRiPFDLFpV06O24LRtkXlVW0Y8VL5mnfFXp.jpg

 

有看過名偵探柯南的朋友應該常常發現氰化物出現

氰化物屬劇毒,是兇手常常當作案的工具

或許病毒是殺死了,但是命也沒了!

 

民眾勿散播疫情不實訊息,最高可依法開罰300萬元,或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散播假消息最高可罰300萬.jpg

 

與其相信偏方或是沒經過證實的訊息

可以在政府機關(網址尾端gov.tw)上觀察最新動態跟資訊

會得到比較客觀、正確的內容

最根本還是在這非常時期維持正常作息、飲食

增強本身抵抗力才是王道

 

---更多五爸相關資訊請溫柔點我---

五爸的IG【分享更多手繪、健身記錄】

五爸臉書粉絲團【分享生活大小樂事】

文章標籤

五爸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螢幕快照 2021-06-01 上午6.20.01.png

 

幾天下來大雨,讓缺水的城市瞬間充滿綠意

沒有下雨的夜空也彷彿變得更加清新

近期因為新冠病毒肆虐全台,警戒提升全民恐慌

這場浩劫確確實實地發生在我們周遭

滑開手機、打開媒體、輸入關鍵字都是互相攻擊的標題

負面訊息疊加內心的恐慌攀升

是不是有過身處於黑暗找不到出口的囧境

生活或許困難、前景似乎險峻、體重也許失控

種種不如意或身體病痛都會直接連結心中崩潰的按鈕

一觸即發!

經過轉角被滴下的冷氣水濺濕臉頰

可能就成了壓倒情緒的最後一根稻草

想要逃離這個世界躲起來耍自閉

黑暗中

卻看見一個人彷彿站在隧道的盡頭身後帶著無數光芒,走向你

瞬間黑暗不再可怕,因為這個人的出現,讓我相信可以走出陰霾

或許他就是你的朋友、國中老師、親密的家人

他能在黑暗中溫柔的擁抱你,給你溫暖

我相信每個人生命中都會有這樣的角色存在

就算這個人不屬於你、不在你身邊

但是他存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你最大的保護

因為他的光芒只有你看得到

 

曾經有人跟我說「謝謝你的光給我生活中帶來溫暖」

我很仔細去想過做了什麼樣的事情讓他有這樣想法

最後發現好像並沒有為他做什麼特別的改變

發現其實只要好好的活著、認真的過好每一天

你就有可能成為其他人的光照亮他瞬間陰暗的角落

 

即便什麼都不做,努力過好每一天就能成為別人心中的動力

 

這樣的想法也激發我繼續累積過好生活的能量

不是假裝自己過得很好,而是透過意志力阻擋誘惑

讓生命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些

昨天看到巴耐舜子的「防疫與人生」梗圖真的很有感覺

 

螢幕快照 2021-06-01 上午6.02.29.png

圖片取自八耐舜子IG

提到身體、財務、心裡、價值的免疫力提升與選擇

 

要戰勝所有不幸與意外最重要的是

提升所有的免疫力

巴耐舜子的圖文就是很多人的光,有趣又溫暖

 

---更多五爸相關資訊請溫柔點我---

五爸的IG【分享更多手繪、健身記錄】

五爸臉書粉絲團【分享生活大小樂事】

文章標籤

五爸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螢幕快照 2021-05-31 上午6.05.30.png

 

疫情至今死亡人數人數已經來到三位數

還是會有很多人對於室內五人、室外十人的規範有疑慮

長輩生日是否可以家人以外的人超過五人在室內幫忙慶祝

答案當然是不可以!

對於現行的所謂第三級警戒推出陸陸續續的規定或是修改辦法

都是最低的條件

就如同「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

越線了也代表犯法,牴觸這條防疫灰色地帶不只違法也是在玩命

早在2020年對於COVID-19的患者遺體處理辦法就有規範:

 

屍體裝入第一層屍袋後,屍袋外側表面先以1:10的稀釋 漂白水(5,000ppm)抹拭,再套入第二層屍袋。第二層 屍袋外側表面,再以1:10的稀釋漂白水(5,000ppm)抹拭

 

家屬無法瞻仰遺容,直接火化

政府在519日明確指示取消全國公祭的消息時

還是很多人問家祭可以參加嗎?有超過室內人數的規範嗎?

這是個很敏感的界線

公祭是取消了沒錯

但是家祭到場家屬們是不是能夠除了帶哀悼的心情也帶更多的謹慎

理性與感性的線交錯糾結著

送家人最後一程本來就是人之常情,死者為大

但是面對少數輕忽的人們

你不在乎、不在意的結果影響不只是自己個體

連帶受傷最深是愛你的家人還有朋友

會不會送到隔離檢疫中心前的瞬間就是最後一面?

都有可能持續上演著

長時間被關在家裡真的很悶

每天都在想著這一餐要吃什麼?

等一下要追哪部劇?

下午兩天防疫中心公布的數據是多少?

下一餐又要吃什麼?

每次公佈死亡人數不只是數字而已

數字背後就是代表幾個家庭的連結

或許,他們跟我也有關聯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等待疫苗不是馬上排得到,當下就可以施打

就算注射了還要等第二劑才有實質的效果

沒有做好前期的管控

就算打了疫苗也只是打心安而已

共體時艱不是口號,而是一連串的忍耐還有堅持

 

違反規定快樂點起慶祝的蠟燭,有可能就是燃起屍體火苗的開始

 

請大家彼此集氣、鼓勵

共度未來可以跟子孫分享我們度過人類史上恐怖浩劫的曾經

 

---更多五爸相關資訊請溫柔點我---

五爸的IG【分享更多手繪、健身記錄】

五爸臉書粉絲團【分享生活大小樂事】

 

文章標籤

五爸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jpg

 

有拆彈專家2,那勢必有拆彈專家1

其實沒有看過第一集,但直接看這部電影並無需瞭解前集概要

電影的過程緊湊讓觀眾很快就發現

因為執行任務被炸斷左腿的潘乘風(劉德華飾演)

努力想返回警隊卻因殘障身份遭拒進而憤世忌俗

反社會人格加劇後成為恐怖份子吸收的對象

 

先入為主讓人對華仔認定就算好人被逼上絕路也會變壞

策劃酒店爆炸案失風讓潘乘風受到強烈撞擊造成短暫失憶

透過恐怖份子與警方糾結中

潘乘風要在破碎記憶裡尋找內心深處正義的靈魂

這片段讓我回憶起早期他跟梁朝偉的《無間道》對手系列

身在賊營心在漢的反串

最終潘乘風藉由犧牲自己拯救香港市民也替自己平反

就算身障也是有能力可以執行高危險性的任務

讓潘乘風自己走上反叛路線是他的自負

讓潘乘風覺醒毅然決然回頭是他的自愛

讓我聯想到的是警界高層如果在潘乘風失序時能即時安撫

並做好後續的心緒輔導

或許他的專業跟能力可以透過其他領域繼續拯救生命

而不是轉變成冷血無情的劊子手

如果他的朋友董卓文(劉青雲飾演)能夠在他最低潮的時候持續陪著他

關心他、看顧他,是不是也能降低這顆「不定時炸彈」引爆的可能

潘乘風絕對有錯,但是警界的後續照顧動作就完全沒錯嗎?

值得讓人省思

再來是要把焦點到轉到《拆彈專家2》前半段

潘乘風被炸斷腿的當下,步行、訓練皆由義肢取代

看著他積極復健的過程與正向的心態真的讓人感動

尤其是站在全身鏡旁想像自己兩腿正常而露出滿意的微笑

笑容其實讓人心疼,也倍感心酸

換作是自己有可能如此堅強並灑脫面對這一切嗎?

真的很難,也很不容易

可能在還沒被警界汰除前就自己先否定自己了

急著自己貼標籤「殘障能做什麼?」、「剩一條腿怎麼繼續人生?」

諸如此類的負面想法如何轉念?

所以潘乘風能在短時間內調整好心緒狀態

並且透過自我要求達到體能巔峰

這樣的心態轉變是值得效仿,也備受肯定的存在

 

最後提到劉德華的敬業

為了拍這部身障的電影內容

把綠布包覆在左膝蓋上臨摹身障者的細微動作

 

螢幕快照 2021-05-30 上午7.07.31.png

 

華仔表示有些行動是觀察導演 邱禮濤的行動模式(患有小兒麻痺長短腳)

除了身體的行動細節也揣摩心中出現缺口的拆彈專家潘乘風心態轉變

讓觀眾深切體會他的憤怒與轉變

整部電影張力十足、演員演技精湛

真的適合花時間觀賞

 

---更多五爸相關資訊請溫柔點我---

五爸的IG【分享更多手繪、健身記錄】

五爸臉書粉絲團【分享生活大小樂事】

 

文章標籤

五爸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螢幕快照 2021-05-29 下午1.53.57.png

 

現在進便利商店前已經很習慣開始掏手機

蘋果iso系統只要打開相機鏡頭掃店家二維碼

就會出現傳送1922號碼的訊息連結

輕輕鬆鬆發出免費訊息就完成簡訊實聯制的動作

嚴格講起來不太困難

就算不能讀取二維碼也可以用傳送簡訊方式

輸入傳送號碼「1922

簡訊內容為店家16碼編號再發送一樣可以

不論智慧型手機或是智障型機種都可以駕馭

但是有時候跟手機的智商無關

偏偏就是有不願意配合的民眾

或是不想進一步瞭解的長輩

今天早上只是想到超商買水果捕貨,電動門才剛打開

迎面而來的不是商家冷氣,而是音速般的對罵刺激耳膜

D民:妳到底是怎樣?叫店長來!

店員:店長來還是會請您掃條碼

D民:我已經掃了,妳瞎了嗎?沒看到嗎?(作勢拿起手機)

店員:您只有拍照條碼而已,這樣不符合程序

D民:我就掃了,不然妳幫我寫總可以吧!

店員:我們不能幫顧客書寫個人資料很抱歉

D民:我都同意了為什麼不行,妳不知筆有多少細菌嗎?

店員:請問您有自己帶筆嗎?

D民:誰來賣場會帶筆啊!叫店~長~來~

 

真的很想跟這位大嬸說:我就是店長,請出去!

不只是同情工讀生的無奈,也是對這位D民感到憤慨

光是這樣來來回回的對話就可以掃十來次條碼了吧?

為何要為難店員?為何要違反規定讓自己被貼上刁民的標籤?

現在要求掃條碼又不是一輩子都這樣

非常時期要用非常手段

更何況這樣的管制手段很簡單,不用幾秒鐘就能完成

連幼稚園的小孩幾分鐘就可以學會

所以並非不會使用,而是根本連學都不想學

這樣的心態基本上就是疫情破口的準名單

總是要被罰款或是處分才會以更高分貝的音量陳述自己是被害者

如果因為這樣的不配合成為病毒傳染的媒介

影響的不只自己,還有家人、社區甚至是整個部落或縣市

何苦來哉?誰才是受害者?誰是加害者?

病毒已經成功分化民眾彼此的信任、家人的信賴

許多偏鄉部落甚至拒絕年輕學子返鄉

你就待在都市就好,不要把病毒帶回家來

對年輕人來說可能心理受傷,但是總比團體受難來得好

現行的口罩政策、簡訊實名制、第三級戶外室內管制辦法

雖然限制許多人身自由

但是除了共體時艱、互相體諒、彼此配合外

沒有僥倖的空間或是態度可以逃過賭一把的輕忽

所以請看到不配合的「臺灣鯛民」就要挺身而出規勸

團結力量大,防疫運動的當下已經沒有觀眾

 

每個人都是重要的角色

 

我就是主角,你也是

 

簡訊實聯制封面.jpg

簡訊實聯制教學(點選圖片連結)

 

---更多五爸相關資訊請溫柔點我---

五爸的IG【分享更多手繪、健身記錄】

五爸臉書粉絲團【分享生活大小樂事】

文章標籤

五爸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